无障碍浏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第九届“汲古黔谭”暨推进新时代民族古籍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征稿启事

发布时间: 2025-02-17 16:40 字体:[]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和《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贵州省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民族古籍事业的发展,经有关部门同意,贵州省民宗委拟于2025年8月中旬举办第九届“汲古黔谭”学术论坛,现面向省内外征稿。

一、征稿主题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推进新时代民族古籍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探讨新时代如何系统科学开展民族古籍抢救保护和整理研究、如何优化规范民族古籍出版标准和推广应用等,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质量推进新时代贵州民族古籍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二、征稿范围

分为学术研究、工作交流两大类。重点围绕贵州古籍资源和贵州民族古籍工作四十年工作成效与经验内容撰稿,也可结合所在领域古籍工作实际撰稿。

(一)学术研究类

1.民族古籍整理理论研究。重点聚焦如何系统科学开展民族古籍(有文字、无文字类古籍)整理和理论研究;探讨如何从文献学等角度科学对待和研究民族古籍。

2.民族古籍整理出版标准规范研究。重点聚焦如何推进民族古籍(有文字、无文字类古籍)深度整理出版、民族文字古籍文献整理研究成果和译介出版。

3.民族古籍抢救与科学保护研究。重点聚焦民族古籍的收藏、写印材料、修复和活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4.民族古籍数字化研究。重点聚焦民族古籍数字化整理技术与标准、数字化平台建设与管理研究。

5.民族古籍资源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重点聚焦民族古籍在“五个共同”方面的深入探讨与延伸。

6.民族古籍人才的培养、使用与管理研究。重点聚焦如何优化民族古籍相关学科专业及课程体系建设、古籍整理研究人才、古籍专业出版队伍、民族古籍非遗文化传承人培养等方面。

7.民族古籍与汉文古籍整理互鉴研究。分析民族古籍与汉文古籍在整理范式上的异同,总结经验,以形成技术与理念方面的互鉴。

8.民族古籍事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聚焦民族古籍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研究,探讨民族古籍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受众群体、传播效果等。

9. 民族古籍的跨学科研究。探索民族学、语言学、信息资源管理学、传播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以及人工智能科学等理论、方法与技术融合与应用研究。

(二)工作交流类

1.关于民族古籍工作成效总结和经验分享。

2.关于省内外民族古籍类图书出版经验交流和成果分享。

3.关于贵州民族古籍研究基地的民族古籍工作或研究成果分享交流。

4.关于做好新时代民族古籍工作的感悟与思考。

三、征稿要求

(一)紧扣主题,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重点从以上“征稿范围”开展学术理论探讨、工作思考和工作经验交流。

(二)征文权利。论文不得侵犯第三人包括著作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如因入选作品发生法律纠纷,均由作者本人自行承担相关责任。

(三)征文字数。论文字数要求5000字以上,文字精炼。已经在杂志、期刊、报刊等发表的论文不属于本次征稿范围。

(四)征稿方式。只接受word格式电子文稿,以采取添加附件形式发送至联系邮箱。

(五)征文格式。统一规范为“标题、单位及作者、投稿类别(学术研究类、工作交流类)、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单位、联系地址、电话、邮箱)”;正文一级标题为黑体三号、二级标题为楷体三号、正文内容为仿宋三号,页边距为上3.7cm、下3.5cm、左2.8cm、右2.6cm,行间距为固定值28磅。

(六)投稿日期。截止2025年6月30日。

四、论文评选与成果运用

(一)投稿截止后,主办单位组织专家对学术研究类文稿进行评选,不按照格式规范投稿的学术研究类论文,将取消参评资格。评选工作在7月中下旬进行。评选优秀论文一类5篇、二类10篇,三类15篇。评选结果在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网站(http://mzw.guizhou.gov.cn/)公示公布。工作交流类稿件不做评选。

(二)对评选的一、二、三类优秀论文作者分别给予2000元、1500元、1000元稿费;对入围结集出版的论文作者赠送本次论坛论文集一本。

(三)主办单位将安排优秀论文作者代表参加论坛发言;主办单位对论文拥有网站、媒体和编印文集出版和使用权,主办单位不另行支付稿费。

(四)主办单位向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办的《民族古籍》杂志推荐部分优秀文章。

五、投稿联系人

徐娇  联系电话:0851—86823980,邮箱:mzgjxj@163.com

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025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