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贵阳市开阳县综合施策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字号: 分享:

近年来,开阳县以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为抓手,聚焦非遗传承以及和美村寨资源,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广泛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和艺术作品创作,不断挖掘民族文化精华,丰富民族文化内涵,构建民族传统文化和谐环境,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一是培育非遗人才,传承传统工艺。强化非遗人才队伍建设,多维度发力,深入民间挖掘潜在人才,通过举办各类民间技艺展示活动、深入乡镇村落寻访等方式,让隐匿于民间的手工艺能人崭露头角。组织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邀请行业资深专家授课,内容涵盖技艺提升、文化传承、创新设计等方面。截至目前,共培育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名,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8名。

二是挖掘非遗产品,促进文旅融合。培育“开阳县小花苗手工艺品作坊”“贵州技承黔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阳县崖嵯崖左农机专业合作社”3家非遗作坊,开发出围巾、箱包、服饰等旅游商品40余种,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和创新转化。在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区核心区明德广场打造开阳县小花苗非物质文化体验馆、银领驿栈和蓝阿秧富硒旅游商品购物中心,非遗文创体验基地,积极开展非遗研学,向游客出售苗绣、蜡染等非遗旅游商品,助力文旅融合迸发新活力。目前,接待培训游客、学生1100余人次。

三是打造和美村寨,推动旅游发展。依托南江乡龙广村和美村寨建设,连通南江大峡谷等多个农旅融合景点,形成赏花打卡等多元旅游产业业态,构建“一核一带多点”避暑旅居空间格局。“十里画廊”获评中国避暑消夏好去处,开阳县蝉联全国县域旅游综合百强县,南江大峡谷-南江龙广村-禾丰水东乡舍“探访生态峡谷开启清凉避暑之旅”入选全国乡村精品线路。目前,累计开放旅游产品835个,建成“农家乐”380余家、避暑民宿280余家,接待游客98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1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